新闻动态

NEWS

双减新政出台!教培行业即将面临的法律风险预警| 企业常年法律顾问

来源:http://www.jsmfls.com/news678731.html时间:2021/9/6 1:39:00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整个教培行业哀鸿遍野。

如果身处行业中,到底应该怎么办?新政之下,教培行业转型和应对又会面临哪些法律问题?


问题一:营转非政策下,企业性质面临调整

意见》要求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意见》要求各地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

营利机构变为非营利性机构,是否意味着不营利?二者的组织结构需要作什么调整?我投入的资本是否可以退出,如何退出,控制权又如何?这是教培投资者不得不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问题二:人员过剩,导致大幅裁员

在《财经》记者采访中,三位来自不同试点城市的培训机构教师表达了这样的态度:课还没停,日子还在过,甚至秋季课程还在正常续班,但肯定是要准备另做打算了。她们有的打算考教师编制,有的打算回学校读研,有的还在迷茫中徘徊:“在培训机构教了这么多年书,一下子还真不知道能做什么了。”

据悉,高思教育(爱学习)旗下的TOL(在线业务)部门数百人整体被裁,重要人员被分流到其他业务部门,公司整体裁员比例高达50%。

过去几年,暑期两个月,是一年中的营收增长和用户招徕“大月”。“大月”需要“大战”配,大战来临前,教育公司往往会招聘大量辅导老师、班主任和主讲老师。今年的情况恰恰相反,业务收缩,员工过剩。风口上的人落了下来。

//

作业帮自上月起也已开启裁员潮,波及各个岗位,大多数尚未转正。一位知情人士称,“能调岗的调岗,不能调的就裁。”一个技术部门,离开的员工可能达到50%。最多的时候,作业帮一名财务一天要处理几百个离职申请。

 “现在的作业帮,笼罩在无形的阴影之中,只能提心吊胆地做项目。”这位知情人士说。另一位已离职的员工则表示,公司内部只许说“优化”,不许提“裁员”,一提“裁员”就会被领导呵斥。

在职员工日子也不好过。由于广告减少,新东方总体排课量已不如往年,暑期每节正价课时长由2个小时缩短至1.5小时,老师相应的的课时费也减少了(但每节课的学费基本不变)。


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无法再补课,补课时间限制在周一至周五晚,但结束培训时间不得超过20:30,线上不得超过21点。小初阶段,不再新成立学科类培训机构,现有培训机构也将被登记为非营利性,这都意味着当前模式的教培人力资源远远超过今后存在的市场体量,导致人员过剩。

如果没有其他业务来源能够短时间内消化人力成本,裁员将不可避免。而大幅度裁员即是教培投资者必须面对的第二个法律问题。

问题三:非学科需经严格审批、取得资质

除了对学科类教培整顿外,对非学科类,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严肃查处不具备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

这意味着,在学科内容之外,素质教育等培训内容必须经过审批、取得资质


一般分类传统学科类: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科学(生物、物理、化学)

非学科类:体育(体育或健康)、艺术(音乐或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我的教培内容属于哪一类(非)学科,课程内容涉及到什么内容会被认定为(非)学科类,这是教培投资者必须重新思考的又一问题。
 
//

新政的到来似乎在意料之外,好像又在情理之中。虽说是试点,铺开却是必然。

政策已下,细则沓来。在有限的过渡期间思考出路,调整方向,危机才是机遇。摩方为广大教培行业专门定制教培转型专项法律服务产品,与机构并肩面对挑战,度过丘壑险阻。
 

 教育培训机构专属服务方案


  1. 分类管理应对
    •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方案设计
    • 区别厘清资产权利归属
    • 提前税务筹划
    • 协助进行财务清算
    • 资产剥离

  2. 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 整体人力资源评估
    • 风险防控方案设计
    • 优化整合实施

  3. 学科分类深解读
    • 政策法规深度解读
    • 学科与非学科细化区分
    • 学科与非学科单项范围划分指南 



 


扫码添加yoyo
咨询定制化服务方案

预约企业常年法律顾问

相关来源:企业常年法律顾问,

相关产品推荐